| EN

(永英咨询陶明董事长于2019年初为中国房地产俱乐部做了系列培训。以下是其中一个专题的内容。)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规划策划这个行业的一些观察和理解。因为大家都是从事房地产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想,如果大家知道这个行业内有哪些类型的服务商,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司来为你们的公司服务,这个可能对大家会有一些帮助。

我们这个行业的主要服务商大概可以分成五个类型:

(1)规划设计单位:包括国内的那些领先的大规划设计院,如中规院、同济规划设计院等等;还有一些外资背景的工程咨询公司, 如阿特金斯、奥亚纳等;以及很多大大小小、有或者没有工程资质的规划设计公司。一般没有国内工程资质的公司只能从事概念性规划任务,不可以做法定规划的编制工作。

(2)管理咨询公司:这类公司蛮早就涉入了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咨询业务,以麦肯锡、罗兰贝格为代表,它们都是世界顶尖的管理咨询公司,这类业务归属在公司的公共部门业务板块。麦肯锡参与过的代表性项目包括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的战略规划、上海世博园后世博发展战略咨询、昆山花桥商务区的发展战略咨询等等。罗兰贝格参与过很多地方的产业规划和园区发展战略咨询,也参与过上海徐家汇商圈改造升级战略咨询。

(3)房地产中介服务类企业:例如外资背景的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高力国际等,国内的公司如世联、易居、同策等。这类公司原本是活跃在房地产交易环节,通过开拓产业链上游的咨询业务,带动了招商中介服务的业务增长。

(4)产业运营类企业:近些年来一些产业园的运营商逐渐成长起来,大连亿达集团算是一个典型,亿达早些年成功投资运营了大连软件园,成为行业标杆,之后他们也开拓了轻资产运营业务,为地方政府和园区开发商提供咨询和运营服务。近两年,一些原亿达的高管出来自己创业, 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园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从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到招商运营全链条服务。类似的情况在商业地产、旅游地产领域也越来越多起来,例如盈石集团,作为有丰富经验的商业项目管理运营公司,它提供从前期策划咨询到后期运营管理一条龙的服务。

(5)其它:除了上面四类主要服务商外,市场上也活跃着很多小型公司,大都是原来在上面四类企业任职的资深专业人员和高管出来创业开办的咨询或规划设计公司,他们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比较灵活,是市场的有益补充。

上述五类服务商各具特点,相比而言优劣势都比较突出。显然,规划设计类企业长于空间和工程维度的规划设计,但对产业和市场研究常常浮于表面,在财务和可行性分析方面也不擅长,但也有少数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是例外, 例如阿特金斯, AECOM等等这些领先的国际公司,他们有专门的策划咨询部门,与规划设计部门组成多学科的团队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咨询解决方案,但这类公司从来不会涉入到项目运营层面。

管理咨询公司在开展城市和区域开发战略规划业务时有天然的优势, 那就是他们很好地掌握战略咨询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在产业研究、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方面比较严谨扎实,同时这些公司对各行各业的企业情况比较熟悉,有可能为业主提供招商方面的支持。咨询公司的短板也很明显, 那就是他们不熟悉空间规划,其战略研究的成果很难与空间规划无缝对接,其解决方案缺少业主(特别是政府领导)喜欢的形象生动的展示,业主往往也没有耐心去理解研究报告中大量的枯燥的信息和数据分析,造成对对服务成果的不满。有时候情况还会更糟,我曾见过一家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团队在一个园区开发战略规划项目中,为了提升财务收益尽可能地提高可经营物业的开发量,结果连公共绿地上都布满了商业物业,这就是不懂城市规划而造成的失误。

房产中介机构涉入城市和区域开发战略规划业务,其优势是能将咨询规划解决方案与交易环节的服务整合起来,特别是在空间尺度相对小、产业和社会经济问题相对不复杂的项目类型,如大型居住社区、商业综合体项目上,能够发挥在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代理整合起来的优势。

产业运营机构往往会专注在某个特定的产业领域里,实操性很强,例如亿达集团深耕软件园或科技园,在这类他们富有运营经验的项目上, 他们面对业主时有比较高的可信度,他们用业绩和招商资源说话,有时并不需要在向业主着重推销他们的咨询能力 。

那些创业型的小咨询公司也有他们的独特优势,那就是一般创业核心团队都在大公司积累了足够的项目经验和能力,可以胜任项目任务,而且可以提供更贴身的服务,关键是服务费用远比那些知名的大公司低很多,因此性价比很高。这些小型公司越来越趋向于抱团整合资源,以组成合作网络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上面我给大家介绍了市场上从事战略规划业务的几个主要类型的服务商,相信大家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之后,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服务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最合适自己项目需求、能提供好的服务的咨询规划公司,而不是一味选高大上的。在这一点上, 我发现好多地方政府在选择咨询规划公司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认识误区。我这里举个例子,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一个长三角城市的高新区发出招标,任务是对工业片区全面提升进行策划研究和概念性规划设计,要求投标单位具有甲级设计资质。问题在于,这个高新区管委会想当然地认为有关产业发展和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是一家工程设计公司可以胜任的。他们有所不知的是,通过设立甲级设计资质,好多可能真正适合的咨询公司被排除在外,而被选中的设计公司将来做出的方案恐怕又是图纸漂亮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也反映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就是很多地方政府和投资人对战略规划,特别是有关开发策略层面的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的工作不够重视或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很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我衷心希望大家将来在选择咨询规划服务商的时候能更为谨慎,尤其要重视咨询服务过程的专业性和严谨度,以及成果的可操作性。

+86-21-32506369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