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14衡阳市松山片区产业规划和开发策略咨询项目终期汇报顺利完成
- 22-6-10金霞新城战略规划初步成果正式发布
湖南省建筑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在其公众号发布了金霞新城战略规划初步成果,全面介绍了金霞新城的规划愿景、目标以及各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永英咨询是本项目的服务方之一,作为湖南省建筑设计集团公司的合作单位全程参与了本次规划任务。
【国际视野看金霞】
依托金霞新城陆港型物流枢纽的交通优势,是湖南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地,助力长沙乃至湖南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家视野看金霞】
金霞新城作为湖南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应抓住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增强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
【全省视野看金霞】
贯彻“三高四新”战略目标,金霞新城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并在长沙对外开放节点定位的基础上,加强改革行动,实现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及国际化转型升级,全力支撑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金霞新城将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的:
金霞新城是长沙市强省会战略中提出的十大重点功能片区之一,规划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是长沙物流产业重要承载地,装配式建筑、医药物流、食品等产业基础较为深厚。
但长期以来,金霞新城的发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 长沙城区发展北部塌陷的现实窘境
* 优渥的生态本底与城市风貌的反差
* 良好的区位条件与城市集聚的背离
* 产业发展集聚度与人口集聚的错配
* 产业体系与产业生态圈不够清晰
【规划思路与策略】
对标上海五大新城、深圳坪山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等先进发展理念与发展路径,金霞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
【规划目标与定位】:大美金霞·向往之城
2035年规划建设目标,人口集聚达到75万,城市建设规模达到80平方公里,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
【新格局】:一个更具聚合效益的北部中心
金霞新城规划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坚持“人城产”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一核三圈双环八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金霞新城高标准建设,将金霞新城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智能制造新标杆、产城融合新典范。
空间发展格局图
规划形成中心集聚、产城融合、城园叠翠、蓝绿交融的用地格局。
土地利用规划图
【新产业】:一个更具创新活力的产业新城
总体构建“3/8/24” 产业空间格局,即3个产业功能区、8个产业板块、24个产业社区。整体形成“产业功能区—产业板块—产业社区”的产业空间层级,以“小融合”模式构建功能完备的产业空间,并以产城融合的“邻里中心”形成产业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
同时对工业用地进行优化,拆解大规模工业用地的布局模式,使其组团化分布。
发展集约化智能物流,提升土地整体效益;发展创新型产业,融合研发、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配套等多种功能,使“企业上楼”。
规划金霞新城企业总收入2025年达到2000亿元,2035年跨入5000亿元。
产业空间格局规划图
【新交通】:一个更具通达效率的立体新城
强化片区对外接驳能力,形成“七横六纵”的交通骨干网络,实现与周边区域高效互联互通,实现内部重要节点交通设施全覆盖。
新城道路交通规划图
加强新城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规划建设3条地铁轨道交通线、1条城际铁路线、3条普铁线路及2条高速铁路线,实现高效对外衔接。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实现“长岳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智慧公交+社区公交” 的多层级枢纽站点网络,实现站点服务半径覆盖率95%以上。
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图
【新生活】:一个更具人本关怀的人民城市
建立“交往交流、展示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通过城市道路和轨道的联系,在各个组团内构建多元、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合理的布局各项功能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需覆盖各个功能板块所需要的公服诉求,塑造高效可达、网络化的社区公共空间体系,创造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活体验,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新空间】:一个更具山水韵律的魅力城市
规划构建“双环一带”生态景观结构。
环城生态环:外围蓝绿生态资源形成环绕金霞新城的环城生态环,连接 “一江三河四山”。
活力绿环:内部沿绿地空间形成活力绿环,串联关公湖生态公园、鹅羊山体育公园、秀峰山休闲公园等6大主题公园,打造户外运动活力空间。
一带:金竹河生态带金竹河生态带南北向串联三大生态节点——太阳山森林公园、关公湖生态公园及苏托垸湿地公园,打造城市级生态文旅飘带。
公共空间体系规划图
文化旅游体系规划图
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重点建设金霞新城、金阳新城、金洲新城等重点区域,助力长沙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金霞新城空间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将为开福区“一核一带一新城”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支撑,并为长沙强省会战略提供重要的开福担当。
供稿 | 刘思颖
部门 | HD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